中秋节的风俗作文(实用18篇)
发表时间:2025-06-08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风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全国各地也有不同,但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吃月饼习俗最为普遍。
中秋节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借月饼寄托对团圆之意。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2
吃过团圆饭,我直奔楼顶上去赏月。
只见深蓝的天空中,月亮的“脸蛋儿”分外皎洁,像一个洁白的玉盘。我不由得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来。今年月亮比较小,听妈妈说,是因为月亮离地球比较远。
妈妈让我背诵有关月亮的古诗,我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姨父听了直夸我聪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抬头看天,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戴上“帽子”——月晕,旁边也聚集了许多碎棉花似的云朵。俗话说:“云交云,雨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看来,明天是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
到了11点,我们一家人才恋恋不舍地回房睡觉了。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3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家人站在小亭子前赏月。
月亮圆圆的,像个金黄的大玉盘,像在对我笑呢!再往近处走走,仿佛看到抱着玉兔的嫦娥仰头遥望,正在思念她的丈夫后羿呢;又好像看见伐桂的吴刚时不时擦一擦泪水,正在后悔当初犯下的过错……
我拿出一个月饼,我受扶住,右手拿起刀。一起一落,“咔”的一声脆响,切成了两块。接着“咔咔咔……”,一连切成了八块,一人一块,正好够分。
吃完月饼后,阿公问我:“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脱口而出。“还有哪些呢”阿公又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了想,回答。
这次中秋节,能够一家人团圆,我感到非常幸福,非常快乐。这个世界里,有很多人都不能团圆,像苏东坡苏轼,因此他写下了《水调歌头》,在他的语句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伤感,而我们却是幸福的,我们拥有团圆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享受能够团圆的幸福,能够团圆的快乐。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4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5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6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遇到了西王母,就向她求来了一包长生不老药。第二天,后羿出去打猎,他刚走,坏心眼的逢蒙就拿着刀闯进屋子,他对嫦娥说:“快把长生不老药交出来!”嫦娥有急又怕,她一眨眼想到了一个主意,她拿出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一吞下药,身子立刻变得轻飘飘的向天上飞去,一直飞到月亮上。后羿回到家后,听说了这件事,他非常伤心,走到屋外,在夜里寻找嫦娥的身影。可他哪里都不见嫦娥,咦,月亮里有个晃动的影子----好像就是嫦娥。从那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在这一天,月亮又大又园,人们会在这一天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人们还喜欢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点心、一边聊天,一边赏月。月饼圆圆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象征着团圆,人们吃着香甜的月饼,思念着故乡和亲人。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因为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的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黄昏时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过中秋。来到后,天已经黑了下来。我们一起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吃饱后,妈妈跟奶奶聊起了家常。我见状,溜了出来,打算看一看空中的皎月。
我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了院子里。农村和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在农村,空气中参杂了一股植物泥土的清香,远处传来的月饼,花香,使劲儿吸一口,沁人心脾,心旷神怡。我抬头望着墨水般的天空,仔细的寻找着黑夜中那一轮明月。突然,在一颗大树旁,发现了它。
它再也不是以前的月牙儿了,现在的它,皎洁明亮,圆润纯洁,仿佛是一个白玉盘。仔细一看,又觉得它是仙人的明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着如此圣洁美丽的月儿,我又觉得它是如此孤独。不,不对!在黑如墨的天空中,还有那难以察觉的星星,他们眨着眼,生怕我忽略了它们的存在。看着看着,我不禁思念起远在他乡的姑姑。有多少人,也和自己的亲人远隔千里,哪些游人们,也在看天上的皎月吧!可在他们眼中,不是天空中的月儿,而是亲人们的笑脸,在他们心中燃烧的不是与家人团聚的喜悦,而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8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後,便以其头祭月,後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9
一眨眼,又到了8月15号了,这一天是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也是在树下吃月饼边赏月的好时候。
这天早上,妈妈便把我和妹妹叫醒了说是什么等等去买月饼再去舅舅家吃饭。吃完中饭后;妈妈便带着我们到大润发去买月饼了,一进去。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地方。一看全是月饼,有豆沙的、水蜜桃的、牛肉的……好多,让我看了都不知道买什么好了。
经过了长达半个多钟头的时间的战斗中,终于在月饼大军中买了将近300元的.散装月饼,然后又买了两盒大月饼和许多水果便出发了。
没过多久就到达目的地了。一进舅舅的大院就闻到了菜香,他吸引这我进入了厨房,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我的口水流了一地的了。后来才知道是舅舅从昨天早上开始做的。我想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吃过饭后舅舅和爸爸把一个长桌子搬到了院子的空地上,妈妈和姐姐把零食、月饼、水果、饮料放在桌子上。而我在那偷吃。没过多久就乌黑的天空上就冒出了一个圆圆的脸蛋,然后爸爸妈妈把月饼分到每一个人手上,然后就开始赏月了,慢慢地夜深了,那个圆圆的脸蛋也慢慢地消失了……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0
中秋节的由来有好几种传说,其中尤以“嫦娥奔月”最著名。每年中秋节我们家都要吃月饼,赏月,但最重要的`是每年全家人都会在这天团聚在一起。
记得去年中秋节前一天,爸爸因为出差去北京开会了。本来说好了当天就可以回来的,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会儿说能回来,一会儿又说不能回来了。我很着急,我还准备了一大堆吃的要等爸爸回来一起分享呢!妈妈安慰我:“爸爸有工作,我们要理解他。”我觉得很沮丧。中秋节这天晚上,饭桌上特别安静,我们都觉得有些失落。这时门铃响了,我垂头丧气地去开门,同时心里又带着一丝期盼。开门一看,站在门口的竟然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爸爸。原来爸爸在最后一分钟踏上了回深圳的高铁,没有坐票一路站了回来。我们又是给爸爸倒水又是给他递水果,爸爸坐下来舒了一口气:“客户临时改了主意,他也觉得中秋节还是家人团聚最重要。会节后再开。”我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家人在最美的月光下团团圆圆了!我觉得无比幸福!
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亮着灯,每个门里都传出欢声笑语,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抬头看看皎洁的月亮,嫦娥姐姐一定也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吧!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1
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吗?我想大家都会回答中秋节当然是吃月饼和赏月了!我就要回答你们,那就是:恭喜你,打错了。你们知道吗,中秋节不止这些。中秋节肯定少不了团圆饭了,你们都忘了。
还有呢!我给你们一一说说吧:中秋节还要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玩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穿行南浦桥、挂灯、拜月时请月姑、烧瓦罐、点桔灯、“看会”、祭土谷神、上坟祭祖、守夜、沿门吹鼓、讨赏钱、看串月、跳月,祭月,拜月等等好多呢你们肯定不信,如果不信可以上网哦!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2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风俗呢?
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被人偷走,所以吃了仙药飞向了月亮。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都要做月饼。就这样,月饼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后来,人们还这一天点灯、观潮、酿桂花酒,尝桂螺、品芋头,使中秋节更有意思了。大诗人李白还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静夜思》赞美月亮。
中秋节成为了丰收、拜师的好日子。我很喜欢过中秋节!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3
晚上,是中秋之夜。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古往今来,大家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而在这个月色皎洁的中秋之夜,恰好是三姨的过生日,真是双喜临门。
大家吃完饭,母亲把一个包装非常精美的盒子拿了上来,原来是一个巧克力蛋糕,这个巧克力蛋糕周围围着好多片巧克力片,这部分巧克力片像一个个坚守的士兵保卫着蛋糕。巧克力蛋糕上,美味的草莓点缀其中。但人不可貌相,蛋糕也不可貌相。况且,我目前只看见它的表面,还不了解它到底怎么样吃呢?说干就干,唱完过生日歌,我忙拿起叉子,叉了一点点蛋糕放进嘴里,哇!这……这蛋糕,如何能做得这么美味呢!天哪!这真的是人间。
吃完蛋糕后,大家就去放孔明灯。开始放第一个孔明灯的时候,由于风太大,灯在空中摇摇摆摆的。有时它一头撞在草坪里,有时撞在树上,大家以为它起不来了可没想到它特别坚强摆了几下就慢慢的升了起来,后来飞得特别远。大家管它叫“灯坚强”,后面风小了,就放得非常顺利了。看着满天的孔明灯,我许了个愿望。期望将来的天天都可以这么高兴!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4
中秋佳节赏月,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人都会团圆在一起来过节,家家户户都出来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那天早上,全家人就开始准备晚上的赏月了。晚上终于来了,一家人吃完饭后,就一起拿着月饼和果盘下楼了。
皓月当空,月亮像一个大圆盘一样挂在天上,那边有一条小溪,有两个人齐坐在溪边,赏月。看起来,那人好像很有文化,还不由得有了诗意。月光洒在溪上,一阵风吹来,溪面上泛起了一道道波澜,远处山上的竹林也不时传来了一些“沙沙”的声音,碧波荡漾,这一夜变得更充实了。月亮边上的云散开了些,月光普照大地,地上似乎有了一层白霜。这时我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说到这儿,我望了望天上,发现天上的云彩各种各样,有的像天上的飞机,有的像一辆车,在这些云彩的衬托下,月亮显得更皎洁了。月亮上有着一些灰色的地方,这样的美中不足,倒让它显得更加的亮丽,更加的有光彩了。
-
秋实网(211q.com)小编精心推荐:
-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优秀 |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大全 | 描写中秋节月饼的作文 | 中秋节风俗作文 | 中秋节风俗作文
这时我听见在不远处,有几个人正在讲中秋节由来的故事。我首先听见了一个孩子说:“从前有一只小狗狗,把月亮吃了”,之后就没了,这是什么中秋节故事啊。另外一个小孩对大人讲,“从前有一个女的上月亮上去了。”我一猜就知道,这肯定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结果,坐在我旁边的妈妈又跟爸爸说起旁边别人的事了。我看见我同学在一边,就把一个桌子搬过去,坐在上面往那边看,他正在看月亮,还发出呜呜的声音,但那不是哭声,是一个怪声。又刮了一阵强风,我差点从桌子上面掉下去。我回家拿了三个小的月饼。过去给那个正在怪叫的同学一个,他看见我就知道怪叫被我发现了,于是就装作没事一样坐着了。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因为是八月中旬,所以叫八月节,另外又叫团圆节。这一天非常有趣,当然不是玩得有趣,是吃得有趣。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5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每一年的八月十五了。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实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因为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当中的八月称为“仲秋”。
从古到今,客居他乡的游子常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祭月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在古代,不光是皇帝有祭月的社制,平民老板姓也有祭月之风,只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赏月,祭祀变成了欢娱。在唐代时中秋赏月的风俗最为旺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而且至今为止也还遗存着“拜月亭”、“望月楼”等的古迹。
不过在中秋来临的时候,让我们最难忘的还是和亲人朋友团聚所带来的温馨和祥和。
人与人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情愫往往能在风格迥异的'节日意境中得以诠释。因此节日也就成为生活中一种特定的沟通公式。
中秋节往往少不了吃月饼,而月饼是有感情的,她带着浓浓的情意,给了我们思念的情怀。情谊的深厚是无法用物质或金钱的价值来衡量。
岁月的印记无法涂抹,时代的步伐难以停歇,生活中的感动也是无处不在,在中秋来临之即,去探望曾经给予你点滴帮助的朋友和亲人们。
最后在这里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6
晚上,我和妈妈在自己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看着月亮,在看看爸爸妈妈,觉得我们一家三口能够在月圆之夜坐在一起赏月真幸福啊。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在中秋之时,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也情不自禁的思念起远方的亲人呢,我也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在远方的亲人。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颂今宵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7
对于几十年前来到美国的老一代移民家庭来说,不少人还保留着从前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风俗较多的广东潮汕一代,中秋拜月的习俗更是必不可少,在这个中秋佳节,在此祭拜月神是不少广东老移民的保留仪式。
中秋节在中国有不同的意义,几十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移民家庭更是把这种多元的文化带到美国,几十年来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与新一代移民不同,老一代的移民将中国的文化继续保留了下来,沿袭传统习俗和节日成为他们与中华文化重新连接的神秘接口。
上世纪80年代从广东中山来到洛杉矶的黄先生(化名)一家4口已经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两个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而且也成了家,现在还有两个孙女。在圣盖博谷阿罕布拉拥有一个三居室的房屋。逢年过节,这里就成了一家人团聚的重心地。黄先生和黄太太计划在这个中秋节继续拜月的习俗,当皓月初生,黄太太就会在院子里的草地上设下祭台,点上香和蜡烛,摆满水果和月饼作为祭礼。
这是广东人的一个传统,为了祈求福泽,全家人在月光下祭拜完月神之后,大家就会将祭过月神的祭品一同分享。黄太太说,在这个日子除了祭拜月神还要祭拜祖先,所以家人都要在自家的祖先牌位前用香祭拜。祭拜之后一家人再聚到一起吃月饼、石榴和芋头。
黄太太说,黄家30年来一直这样过中秋节,家庭成员不断增加,有了女婿、孙女,现在又有了儿媳,将来可能还会再添孙子、孙女。她说,不知道儿女是否会将传统沿袭下去,但是作为老人还是希望儿女不要忘记祖先和自己的根。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 篇18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不管人们和他们的亲戚相距多远,他们都会在这一天赶回家。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似乎也传达着家家户户的欢乐景象,以及在外漂泊多年的人们的思乡之情。
到了中秋节,孩子一定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又可以吃到又甜又好吃的月饼了。每次临近中秋节,我们都会看到楼下的孩子抱着早早准备好的月饼挤在一起炫耀,“什么馅是你的?”我的是玫瑰月饼!”“切!我妈给我买了一个新的蓝莓果冻,是我的最爱!”“还有我的!是双黄五仁!".看着他们,我想起小时候在一盒月饼上流口水的时候。
不知不觉,已经晚上了,孩子们都回家了。香味月饼勾起我对餐桌的思念。月饼中间的盘子周围有许多丰盛的饭菜。我不禁感叹,中秋节的菜真的好!还有我最喜欢的,也是我妈的专属技能,——蒸菜鱼!美味的菜肴和月饼钻进了你的'鼻孔,在房梁上徘徊。我舍不得离开窗台,向餐桌走去。
吃饱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中秋晚会。我坐不住了。看了一会儿,拿了一个喜欢的月饼走到阳台,拉上窗帘,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在享受月夜。月亮像薄纱一样在云层中穿行,似乎还是不肯羞涩地露面。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在她紧闭的窗扉后面,为什么她还在等待,透过它的水晶玻璃看着秋月的光辉?”。过了几分钟,似乎我已经赚够了耐心,然后月亮出现在我面前。淡黄色的圆月镶嵌在孤独寒冷的天空中,没有任何违和感。夜晚,看不见手指的夜晚。而月亮,无所畏惧,竭尽全力照亮这个世界。她还闪耀着其他小星星,不亮却温暖柔和。
这时,月亮还微微有些冷,高高地挂在天上,楼对面家家户户的笑声不时流进我的耳朵。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幸福,祥和。所谓团圆,只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就是莫大的快乐!“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才是中秋节的真谛!
-
我们精彩推荐中秋节的风俗作文专题,静候访问专题:中秋节的风俗作文